党建团学

党建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党建团学 -> 党建动态 -> 正文

【身边的榜样】杨俊彦同志事迹材料

作者:杨俊彦 阅读次数: 日期:2025-07-02

杨俊彦,男,1986年3月生,汉族,山东胶南人,博士研究生,中共党员。2020年8月进入枣庄学院工作,现任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、纪检委员。自投身党务工作以来,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,坚守初心使命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。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,他始终保持默默耕耘、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,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一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,彰显战斗堡垒作用

枣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杨俊彦同志的带领下,以“党建+”五维模式创新基层党建,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。思想铸魂成效显著,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通过主题党日、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化理论武装,推动政治建设入脑入心。制度强基方面,严格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》,建立涵盖班子建设、组织生活、党员管理等全链条制度体系,创新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,支部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
在育人实践中,党支部打造“三全育人”机制:选派优秀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实现全员育人,组建“课程思政”小组推动全程育人,落实党员教师联系宿舍制度强化全方位育人,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。教学科研领域,构建“老带新”科研团队,开展教学改革与学术研讨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。社会服务方面,组建地方服务团队,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攻关,促成科研成果转化,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。该支部以制度化、体系化建设夯实基层党建根基,为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提供了创新范式。

二、深耕党建育人沃土,铸就基层党建品牌

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,他始终以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为行动指南,将对党忠诚、服务师生的信念融入血脉,化作深耕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行动。面对第二党支部的发展需求,他深入调研、大胆创新,立足支部特色与学科优势,精心打造“引智赋新、枣红山河”党建品牌,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。

为了让党建品牌落地生根,他牵头组建党员教师科研攻关小组,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课题研究,将党建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,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创新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第二党支部成绩斐然,入选首批枣庄学院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、首批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,连续两年获批校级五星党支部,为枣庄学院的党建工作树立了典范,激励着更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奋勇前行,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迈向新的高度。

三、坚守党建初心使命,书写科研创新华章

在深耕党建工作的同时,杨俊彦积极响应产学研合作号召,担任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、中国硅酸盐协会固废分会青年委员、中关村绿色产业联盟绿色科技专员委员会副主任。他先后挂职青岛黄金铅锌股份有限公司、临沂钢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济宁九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总,深入生产一线破解技术难题:优化铅锌选矿工艺流程使回收率显著提升,突破半导体关键技术瓶颈助力产品性能跨越式升级,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。同时,他带队走访鲁、蒙、桂三省区20余家企业,精准对接行业痛点,推动多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,构建起校企协同创新生态。

在教学实践中,杨俊彦坚持创新育人理念,荣获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。他培养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、省级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:累计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3)国铜奖1项,第九届山东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、铜奖2项,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,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,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银奖2项,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。其指导的学生作品涵盖半导体材料、智能装备、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,充分展现产教融合育人成效。他通过建立“科研-教学-实践”三维培养体系,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,为行业输送大批创新型技术人才,形成可推广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。

杨俊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,在党建与教学科研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。他的创新实践,不仅为枣庄学院基层党建与科研工作树立了典范,更为校企合作、产学研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,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服务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。